《大护法》究竟是好还是坏?
《大护法》在我的朋友中评价很两极分化。
一派人在夸它有思想,有内涵,主题复杂黑暗,成人题材和政治隐喻在当前形势下尤其难得。另一派人则批评它台词尴尬冗长,剧本结构混乱,镜头单调,甚至有人批评它缺乏作为电影最基本的,对视听语言的把控。
前者,目前是主流的评价思路。而后者,出于对制作组和国产动画的鼓励心态,往往在提及本片时显得有些欲言又止,不愿意公开批评《大护法》。可是这样造成的结果很奇怪,市面上似乎只听得到褒奖声,而每一个人都是从现状出发,去称赞、去解读片中那些光怪陆离的符号和隐喻。没有人去夸它作为一部电影,其电影语言有多出色,某个镜头的处理如何让人印象深刻。
对于电影,这现象本身就是一种异常。
--
我对《大护法》抱有非常复杂的情绪。
一方面,我欣赏导演不思凡的出发点。这几年来,中国的动画电影市场一直充斥着对美日动画的模仿,其中甚至有一些作品在技术上异常成熟——比如说,中国有两部藏獒题材的动画电影,由于导演和流程上完全由美日方面掌控,对视听语言的把握都非常洗练。对这些电影本身的素质我是非常佩服的,但同时,我打心底对这些片子有着微妙的抗拒感,无法亲近它们。
而且《大圣》火了之后的这两年,越来越多的投资进入了动画产业,业界的心态其实是比较浮躁的,大家的关注点总是在于商业逻辑:做这样的动画能否成为爆款?有没有成功的先例?
在这样的前提下,坚持做自己的东西显得难能可贵。更重要的是,不思凡是国内动画导演中,极少数敢于在作品中加入有深度的思考,个人标识极其明显,作品风格拥有非常强辨识度的。他真是在用非常真诚的态度做动画,完全不受外界影响。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话,大概就是「赤子」。
而另一方面,不思凡在短片时代还不明显的对于视听语言不成熟的短板,搬上大屏幕后被充分暴露了出来。《大护法》作为一部电影,拥有着非常让人惊艳的概念,而在实现过程中太不成熟。换句话说,虽然《大护法》的文本足以发人深思,但作为电影来讲,缺乏电影本身文法的掌握,即视听语言(演出)上的考量;而作为二维动画来讲,缺乏动画本身文法的掌握,即作画。
这带来一个问题——我们当然都知道最优秀的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兼备的,但是当作品的内涵因为技术上的缺憾而没有被完整传达给观众,当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做到协调时,我们仍应当夸赞其内涵吗?
这个问题对于不同人会有不同答案,这取决于你对动画,对电影的态度是什么,而又希望能从中获得什么。我一向的态度是,没有形式做支撑的内容是站不住脚的。
--
我举几个例子。
《大护法》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,是低机位的大远景特别多,导致有一种从远处窥视的隐秘感。在一开场时我还觉得尚好,毕竟我们并不熟悉大护法,也对这个地方一无所知,保持一个冷静客观的视角是有必要的。但随着故事推进,充斥于片中的大远景让我开始觉得烦躁了,它在拒绝你对其中的角色产生移情,把你从故事中抽离出来,永远保持一个局外人的心态。非常热衷于客观视角的导演有很多,但绝不会这样频繁的使用大远景。
这个问题在枪战中显得更明显。我们会看到《大护法》中频繁用到一种大远景的构图,前景占据了一大半的视觉空间,由前景包围出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,而事件主要发生的地点就是在这个狭窄区域内的中景至背景上,观众似乎借由隐藏在某个物体后的摄像机远远观望着这场追逐枪战。虽然前景能够引导视线看向画面的正中心,偶尔为之可以加强画面的对比、表达紧迫感,但是这种构图过多以后造成的观感反而是非常强烈的空间闭塞感,以及对枪战结果保持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,简单来说,只有压抑感,没有兴奋感。
所以我在看《大护法》中枪战最大的感受是沉闷和憋屈,在观片过程中我无数次想喊,这里为什么不多拉近一些镜头,这里为什么不压缩一下景深?《大护法》的构图,几乎是纯粹是为了凸显美术而成立的,作为镜头而言,完全没有其合理性。你要硬说这是一种风格也可以,但说实话,我从未见过如果提不起劲的枪战戏——大多数电影都是文戏把人看睡着,这部电影是枪战能把人看睡着了。
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枪战,那就是「闷」,再用一个字来形容文戏,那就是「尬」。有很多明明可以用画面表达的东西,大护法一定要用台词说出来,这也就算了,虽然略中二了一些,我可以勉强接受这样的设定。但反而是最需要用台词表现的时候,片子使用镜头语言的方式特别单调。
从片子第一场对话开始,就暴露出《大护法》在文戏上的弱点。太子阐述他不愿意回去的理由时,一大段台词大概持续了二十秒之久,而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太子的近景,完全没有变化。同样,之后隐婆婆训斥小姜为什么和人接触那段,我印象中是个从背后打的大远景,同样整个过程中机位没有任何变化,也没有场面调度可言。
这里的问题是,在大量台词充斥整个镜头的同时,画面本身没有任何信息量的改变。对话里采用固定机位的长镜头不是不可以,但是当你这么用时,一定会需要表演去填充画面的信息量;如果动画里表演太困难,作画跟不上,多拆分一下镜头,也能让视觉表现力更丰富一些。光是站着念台词,动画电影的意义就不存在了。
有一场戏我印象特别深刻,是红胖子找到太子,却和太子吵起来那场。对这场戏的解读可以分为两种,一是太子完全是被人劫持下,言不由衷的和红胖子吵;二是虽然太子被人劫持了,但多少有些借题发挥,表达他对红胖子的不满。从剧本的角度来说,后者能让两者形象更立体一些。然而,片中没有告诉我们是哪一种可能性,整个争吵来得特别突兀,并没有通过画面告诉观众这场戏的动机在哪,只是在单纯的争吵。
整个争吵的过程,只是单纯的正反打。我印象中是,太子正面近景,红胖子正面近景,太子正面特写,红胖子正面特写,太子正面大特写,红胖子正面大特写。角色一直处于画面正中的位置,镜头一直在拉近,确实会通过景别变化产生一些情绪上逐渐加强的结果。但问题在于,一是表演过于薄弱,不解、惊讶、恼怒,种种情绪变化完全没有从角色的脸上体现出来,此时让角色处于画面中心,一个自然的逻辑是应当强调表情变化来增强说服力,否则还不如两人都采取侧拍靠近画面边缘,通过留出的空间来增强两人对峙感;另一个是,台词的节奏,既没有产生争吵越来越激烈的效果,也没有留出两人情绪酝酿的间隔。
这是红胖子整个片子中唯一一次表现出情绪(最后的嘴炮除外,那场戏更缺乏动机),也是他表现得最像人的时刻。本应当是片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戏,结果拍的如同温吞水。
我知道《大护法》制作经费低,缺钱,也缺人,但这不是不重视镜头语言的理由。缺钱有缺钱的做法,你也可以尽可能在表演上省开支,但无论实拍还是动画,照样有太多不依靠表演、单纯依靠风格化的镜头语言玩出好效果的导演。
--
即使大家都夸赞《大护法》故事有深度,也只能说明它有一个好故事,而好故事并不意味着好剧本,《大护法》在把故事转化成剧本时做得很差。
首先还是主角的选择上。红胖子毫无疑问是本片的第一主角,影片前半一直是以他的视角展开的。然而红胖子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主角,他在片子里只和太子产生联系,和花生人、和小姜、和小鸣、和欧阳吉安,几乎都没有多少交集,全程保持一个过客的状态。加上片中性冷淡式的镜头语言,观众完全无法对片中主要角色产生移情。学过编剧的都知道这行有个「角色弧」的术语,指角色在故事历程中的转变和内在的心理历程,红胖子反而是片中角色弧最平的一个角色,没有感情变化(两场生气的戏,都严重缺乏动机),没有获得成长,更没有深层次的心理揭露。
性冷淡式的角色确实一样可以深入人心,但是作为主视角,问题是很大的。就好比很多人说红胖子让人想起古龙,但古龙写了那么多性冷淡角色,西门吹雪也不是主角,主角只能是交际甚广的陆小凤。
同一个故事,如果主视角是从太子或者小姜出发,观众会更容易产生移情——可惜太子人设做成了搞笑役,不然的话太子更合适做主角,现有人设下主视角从小姜出发可能是最合适的。这两个角色是整个故事中唯二具有人文关怀的,有喜怒哀乐,也有心理历程和成长。
然后,《大护法》中故事的推动是缺乏逻辑性的,冲突的非常都和,而且永远不会通过镜头去做铺垫。我能够理解,有些逻辑关系是可以被暂时隐藏起来,来加强影片的悬疑感,但不意味着应该把所有的疑团全部束之高阁,不去解决它。
我且不说罗单(最终BOSS)和那个神秘女人的来历,也不理会红胖子的身世,先姑且把他们当作系列作三部曲里未来待解决的悬念。可仅在本场电影里出现的角色,总不能也这样吧?
欧阳吉安为何雇佣罗单,两人是什么关系?导演没有做解释。一个正常的逻辑应当是,罗单应当是欧阳吉安雇来预防和镇压武装政变的,因为吉安除了装模作样靠法术骗人,手上并没有值得信赖的暴力机关,作为一个小型法西斯政权它先天上就不成立,任何一个突然反叛的花生人都可能干掉吉安。然后故事通过吉安的口中告诉我们,「杀杀花生村民也就罢了,现在居然连行法者也杀」,也就是说罗单平时只是杀杀花生村民,根本不承担镇压和监察行法者的作用,在整个体制下更像一个局外人。一个极小的动乱都可能摧毁整个体系,这样也能叫法西斯?
小鸣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爷爷,爷孙是什么样的关系?我们不知道,故事里从来没有两人在一起的镜头过,好像除了一个爷孙设定,两个人根本没有血缘关系,毫不关心对方的存在。行法者们为什么突然叛变,相信隐婆说的话?我们也不知道,行法者们和隐婆之前也没有任何的交集,只是导演需要这样一场戏,于是叛变就发生了。有太多这样的例子,需要多埋一些暗线作为铺垫,否则当冲突发生时,观众只会觉得突兀。
除此之外,角色行为的动机完全站不住脚的地方也大有所在。红胖子从法场救下隐婆,还没走出危险境地,就扔下两人独自去找吉安算账。为什么红胖子的主要目的突然从找太子变成了找吉安?更关键的是,营救根本还没结束,怎么就会直接丢下两个没有自保能力的人?隐婆和小姜被刑法者抓到,本身就是由红胖子莫名的动机所决定的。
当然,还有最后屠宰场那场戏,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很想笑。已经无法去数清有多少槽点了,只能用一个词来评价,「都和主义」。
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例子,戏与戏之间的连接,是基于主角一个站不住脚的动机。我非常怀疑导演是先决定了每场戏的内容,然后为了抵达那场戏,刻意去找一个连结的方式,而没有考虑过角色的动机。
所以《大护法》的故事深度,其实仍是一个空中楼阁。没有做好基础的架构,再出彩的概念,也只是在故作玄虚罢了。
--
影评的最后,我想重提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。什么是「作者」,什么又是「作者电影」?
自从「电影手册派」提出这个概念以来已经有六十多年历史了,可我们仍然一再误用这个概念。并不是具有明确个人标识,坚持自我的导演就是作者,而是在尊重电影本身文法,能够熟练运用视听语言的基础上,才可以称之为作者。作者论本身是对电影本体的拷问,忽略这一点来空谈作者,根本是本末倒置。在没有打好基础之前,一味去追求主题的深度是没有意义的。
现在的宣发经常会看到说「《大护法》是一部典型的作者型动画电影」,不是的。真正按照《电影手册》派当年的观点来看,《大护法》恐怕更接近一部「优质动画电影」,是「美术」电影延长线上的产物,并没有真正去挖掘动画电影其动画和电影的双重身份,去挖掘两者本身的独特魅力,而只是在主题和美术上雕砌一些空泛浮华的东西。「作者电影」绝不是没能掌握好电影语言的导演的护身符。
热衷于主题上的文字游戏,又或者被华美的美术所打动,这没有任何问题,我也完全理解好评者的出发点。但我也希望大家能更多思考,电影是什么,动画又是什么,什么才是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点击查看近期热文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动画学术趴
微信 | babblers
动画领域深度媒体与爱好者社区
专业影评 · 行业观察 · 理论知识 · 创意短片
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